> 文章列表 > 螺旋测微器的原理是什么

螺旋测微器的原理是什么

螺旋测微器的原理是什么

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基于螺旋放大原理。当测微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时,螺杆沿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。由于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.01mm,因此螺旋测微器可以精确到0.01mm,并且由于还能估读一位,可以读取到毫米的千分位,故也被称为千分尺。

具体来说,螺旋测微器由以下部分组成:

螺杆:在螺母中旋转,产生轴向移动。

螺母:与螺杆配合,使螺杆的旋转转化为直线运动。

可动刻度:显示螺杆的移动距离,每一小分度代表0.01mm。

固定刻度:提供长度的整数部分读数。

棘轮转柄:用于旋转测微螺杆,进行精确测量。

测量时,将测砧和测微螺杆并拢,并确保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重合。然后旋出测微螺杆,并使其与待测长度的两端接触。通过旋转棘轮转柄,测微螺杆的微小移动通过螺旋机构放大,并在可动刻度上显示出来。测量结果由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的读数组合得出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在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避免用力旋转,以免影响测量精度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螺旋测微器的工作原理有哪些?

螺旋测微器的应用技巧有哪些?

如何选择合适的螺旋测微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