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钢筋计算公式
板钢筋的计算公式如下:
底筋长度计算
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、剪力墙或圈梁时:
底筋长度 = 净跨长 + 左右伸进支座长度(取最大值) + 弯钩长度 * 2
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:
底筋长度 = 净跨长 + 左右伸进支座长度(取最大值,最小为120mm或板厚) + 弯钩长度 * 2
底筋根数计算
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、剪力墙或圈梁时:
底筋根数 = (净跨长 - 50mm * 2) / 板筋间距 + 1
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:
底筋根数 = (净跨长 - 保护层 * 2) / 板筋间距 + 1
面筋长度计算
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、剪力墙或圈梁时:
面筋长度 = 净跨长 + 锚固长度 * 2 + 弯钩长度 * 2
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:
面筋长度 = 净跨长 + 锚固长度 * 2 + 弯钩长度 * 2
负筋长度计算
端支座负筋长度 = 锚入长度 + 弯钩长度 + 板内净尺寸 + 弯折长度
锚入长度 = 锚固长度LaE 或 0.4La + 15d
弯折长度 = 板厚 - 保护层 * 2
负筋根数计算
负筋根数 = (净长 - 起步 * 2) / 间距 + 1
起步距离 = 1/2布筋间距
以上公式中,净跨长指的是板的净跨度,锚固长度LaE是抗震设计时的最小锚固长度,弯钩长度根据钢筋级别和末端处理方式确定(如HPB300级钢筋末端应做180°弯钩),板筋间距是钢筋之间的间距,保护层是钢筋保护层的厚度,弯折长度是钢筋在支座处的弯折长度。
请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。需要注意的是,钢筋的计算还需考虑钢筋级别、直径、是否抗震设计等因素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板钢筋计算中如何确定钢筋级别?
板钢筋计算公式中弯钩长度如何计算?
如何根据板厚确定底筋长度?